第4章 .初夏江南釀田螺(上)
關燈
小
中
大
第4章 .初夏江南釀田螺(上)
陸有痕推開防盜門,一股久無人住的空曠氣息撲面而來。
有痕住在寸土寸金的濱江金融區一排特立獨行的老房子裏。
這一排老房原本在金融區拆遷計劃內,奈何當時這三棟樓的業主聯合起來做釘子戶,要房要錢,開發商同他們怎樣都談不攏,最後一氣之下索性繞開他們,令得這三棟樓孤零零被四周現代化摩天大樓所包圍,終至無人問津。
兩年前有痕購房時,無意間看見有中介出售此處頂樓一梯兩戶門對門一套一室一廳、一套兩室一廳。
當時價格並不算便宜,同等價位在中環、外環之間能買到相當不錯的新房,可有痕看中它開車過跨江隧道十分鐘便可到公司的交通便捷,也喜歡它的陽臺透過兩幢商務樓宇的間隙,一眼能望見浦江寬闊江面與對岸老工業區改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透出的後現代主義輪廓。當夜幕降臨,天光褪去,燈光亮起,一切都披上了一層迷離又華麗的外衣,教人目眩神迷。
所以有痕傾盡積蓄,拼上未來二十年的收入,買下這兩套房,從中開兩扇落地玻璃門連通,一側做生活起居用,一側改造成她的工作室。
在玄關處脫下腳上由小白鞋變小灰鞋的旅游鞋,換上拖鞋,有痕回身將矗在門口的旅行箱拎進來,拉上防盜門。
有痕洗手換上居家服,坐回客廳安樂椅上,整理旅行箱。
出發時旅行箱裏裝的大多是衣物書籍,回來卻多了不少紀念品:熱情的老奶奶親手用彩色羊毛線與芨芨草編織的顏色艷麗的圖騰小掛畫、方館長珍藏的馬奶酒、村裏孩子們給她畫的人像畫……
孩子們的畫色彩濃艷熱烈鮮明,他們畫筆下的她濃眉大眼,戴著可愛的哈薩克族帽子,他們將她眼角的紅色胎記,化作眼影,化作腮紅,甚至化作花紋繁覆的紋身,鮮艷奪目。
每一張畫像都令有痕愛不釋手,她決定找時間把所有畫都裱框掛起來。
等將外出旅行帶去的一應物品都物歸原處,換洗衣服送進洗衣機清洗,開窗通風,掃地抹桌完畢,有痕泡一杯熱熱的桂花茉莉茶,來到陽臺藤椅上閑坐。
穿堂而過的風裏夾雜著浦江的水氣和隔鄰陽臺上開得累累墜墜的薔薇花的花香,老房子墻體外立面上布滿綠葉卷舒的爬山虎,幾室人去樓空常年無人的人家玻璃窗上都纏滿藤蔓,時光在這裏仿佛都放慢了腳步。
有痕輕喟一聲,捧著茶杯,舒展雙腿。
從瓊庫什臺村坐車到縣裏,換乘火車到地窩堡國際機場,再轉乘飛機回到浦江,這一路輾轉顛簸,兩條腿一直不得伸展,連鐵人似的吳先生都笑噱再不跑這麽遠,不然要得飛機腿了。
直到此時時刻,有痕才終於有自己回家了的真實感。
悠閑小憩很快被手機鈴聲打斷,有痕取過放在藤椅扶手上的手機,來電顯示“老陸”。
有痕接聽電話,“爸。”
電話彼端傳來陸父儒雅的男中音,“呦呦旅游回來了罷?”
“嗯,剛剛到家。”有痕垂睫,一手輕輕轉動茶杯,回覆。
她才會說話時,因和說浦江方言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相處時間更久,總不會發“有痕”的“痕”字這個音,父母每叫她陸有痕,她就拍著自己小小胸膛,叫自己“陸有有”,久而久之,家中親友便都叫她“呦呦”。
“明天有空嗎?”陸父說話慢條斯理,“有空的話,回來吃飯?”
“好,下午四點左右到。”
兩父女道了再見,掛斷電話。
有痕將手機放回藤椅扶手上。
這藤椅有些年頭了,寬扶手,長靠背,深淺兩色藤條在椅背上編出一品青蓮圖案,扶手左右還各編了一個圓圓的收納籃,裏頭可以插蒲扇、擱茶杯,設計得十分周到,被前任主人養護得也好,油潤光亮。
有痕為教自己練眼力,從舊貨市場淘得,一轉眼,也已陪了她兩年。
一件物品相伴兩年,都能生出感情來,可是二十九年了,她與父母之間的親子感情仍水一般寡淡。
有痕從藤椅上站起身來,失去了閑坐的興致。
回到位於矮橋鎮古色古香的老房時,有痕腕表上的時針剛好指向四點。
陸家這座三進深的宅院一度曾承租入住了十幾戶人家,將有二十五個房間的明清老宅擠得滿滿當當。九十年代末福利化分房落下帷幕,貨幣化住房分配取而代之,見被被評定為區級保護建築的老宅拆遷無望,住戶們紛紛轉讓使用權,漸次搬離,有痕父母湊錢將之先後買下,幾經修葺,這才讓老宅有了如今的面貌。
有痕穿過天井,繞過客堂,從一旁夾道來到後頭廚房。
陸広植正坐在條凳上,一手戴紗線手套,一手握刷,清洗田螺,聽見腳步聲由遠而近,他擡起頭來,朝有痕擺擺手,“渴不渴?洗洗手,先吃兩塊西瓜。”
他五十出頭年紀,頭發仍烏黑濃密,戴一副無框眼鏡,穿一件麻灰色老棉布衫,黑色麻料褲子,看起來斯文儒雅又氣定神閑。
“我和您一起罷。”有痕將拎在手裏的環保袋放在八仙桌一邊條凳上,自去洗幹凈手,找出一柄舊牙刷,坐到八仙桌旁。
八仙桌上擺著一個紅漆大木盆,因年代久遠,漆水有些脫落,露出底下木頭的本色來,裏頭盛著一盆清水,水裏浸著黑黝黝的田螺。
父女二人對坐,將田螺旋轉螺旋的外殼細細刷幹凈,拿老虎鉗把田螺尖尖的尾端剪掉,扔進幹凈海碗裏,“當啷”聲不絕於耳。
“這次和老師一起出門……”陸広植擡頭活動脖頸,“有什麽收獲?”
“大致了解當地風物,聽了不少關於烏孫古國的民間傳說,收獲頗豐。”有痕把最後一枚田螺洗幹凈去尾放進碗裏,站起身來,“我拿去汆水。”
“你難得回家一次……”陸広植想伸手阻攔。
“沒事,又不是什麽重活累活。”有痕捧著海碗,避開父親的手,往竈間去。
陸広植望著女兒挺拔修長的背影,有片刻失落。
年輕的時候,他和妻子各自追求事業,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女兒一生下來,除了四十二天產假期間由妻子和他不假手他人照看,之後就長期交給雙方父母看顧。小小的孩子一周在祖父母家、一周在外祖父母家,由四老輪流照管,每周同他們見上一面。後來上了幼兒園,才接回來與他們同住,但女兒與他們已很難親近。
人家的女兒香軟可愛,與父母手挽手親親親熱熱,他們的女兒卻很少要父母攙手擁抱,不大點年紀可以一個人拿一組積木坐在棉床一角靜靜玩大半天;國慶節帶她出門,乘公交車走老遠的路去江邊看燈,他見過不少走不動道撒潑打滾要父母抱才罷休的小孩,他們的女兒只是小手往背後一負,累也一聲不吭。
親朋好友都誇他和妻子教女有方,孩子從小到大沈靜禮貌,他以前還頗為自豪,女兒一點不要他們操心。
如今女兒長大,他亦已年過半百,與同事聊起各自的孩子,他才驚覺這二十多年近三十年疏於和女兒溝通,對她的喜好幾乎一無所知。
陸広植想多了解女兒,彌補之前缺席的時光,卻發現竟不知該從何處著手。
有痕沒有感受到父親的失落,她在竈上燒一鍋開水,把洗凈去尾的田螺倒進開水裏,等水再度燒開,用竹笊籬將田螺撈上來,擱在水龍頭下沖去浮沫,重又倒回大海碗裏,返回八仙桌前,坐下來拿牙簽挑田螺肉出來。
牙簽戳進被開水一燙,收縮彈嫩的田螺肉裏,向上稍微一刺一挑,田螺肉就從殼裏被拉出來,落進放在旁邊的幹凈小碗裏。
有痕的動作快而穩,不一會兒工夫已經挑滿一小碗田螺肉。
陸広植從有些低落的情緒當中振作起來,揮揮手,“回家來還幹什麽活啊?你平時自己一個人住幹活還少嗎?去去去,去外面玩!”
想一想,又補充,“你小爺叔家的皓皓弟弟送給我一臺什麽伯克斯游戲機,可以打羽毛球,我也不懂,你去看看該怎麽玩。”
有痕點點頭,放下田螺和牙簽,洗手上樓。
家裏一進正堂用來待客,東西兩廂辟出來做母親工作成果的陳列室,樓上是母親的工作間,母親大部分業餘時間都待在裏頭。二進才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空間,樓下休閑會客,樓上有一間主臥兩間客臥,另有書房和家庭影院。
有痕推開書房的門,她們一家三口當時就住在這間不到十五平方米的房間內,父母睡一張四尺半的雙人床,中間豎一面素紗面屏風,屏風另一邊放她的小床,門邊靠窗擺一張八仙桌,既是飯桌,又是寫字臺,靠墻放著大衣櫃,更顯得屋裏狹小逼仄。
她童年時這座房子裏住滿了人,各家各戶挨挨擠擠,常常為誰家晾衣服遮了誰家的太陽,又或者是哪個孩子頑皮亂丟垃圾弄臟了哪家門前的地面而吵吵嚷嚷。
母親嫌吵鬧,使得她無法靜下心來工作,而總是在單位裏加班,往往要到晚上八點多才回家。父親每次都做好飯菜,堅持等她回來一起吃晚飯,有痕有時實在餓得狠了,就找兩塊餅幹吃。等母親回來吃過飯,有痕早已完成所有作業,困得上眼皮搭下眼皮,自己洗漱上床,倒頭就睡。
母女二人幾乎沒有什麽交流。
有痕走進書房,伸手輕輕摩挲刻在門框上的一條條橫線。
房間已經翻新,可門框上記錄她身高的刻痕,被保留下來,仿佛見證了她在這間人均面積不足五平方的陋室裏的童年時光。
後來,她長大,住校,一住,就是十一年。
那十一年,父母有意識、有計劃地將這做宅院購為己有,實現了他們的野心和抱負。
有痕從書架上取下一本三十二開本民國二十五年貝葉山房版《明清雜記》影印本,這是她在文廟舊書市場淘得的第一本書,上世紀八十年代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一函三冊,影印質量頗佳,另有配圖,保存完好,十分難得,教她一見之下愛不釋手,花了兩年的壓歲錢收入囊中。
彼時彼刻,她第一次認識到,故紙堆裏,藏著一個廣闊無邊的世界。
兩年前她買房搬出去獨居時,在家中遍尋不見這套書,以為是在搬家過程中遺失,悵然若失許久,想不到會在書房裏重見它的身影。
有痕捧著書函坐到書桌前,輕輕推開函盒上的錦扣,取出她曾無數次小心翼翼翻閱的閑情偶寄十六卷。
書冊不知何故書脊磨損,書角翻卷,有痕看了心痛不已,忙翻開書頁。
內頁舊損倒不嚴重,可所有配圖頁都被人用紅筆反覆勾畫塗抹標註過,令好好的白描插圖面目全非。
有痕默默合上書,放回函盒,將書函帶出書房。
空氣中飄散出陣陣熗鍋時獨有的蔥姜香味,卻無法勾起有痕一絲食欲。
她有些漠然地想:誰愛吃田螺塞肉?做起來步驟繁瑣,吃起來也麻煩,燉一鍋雞湯,燜一只蹄髈,多簡單?!
有痕捧著書函下樓,返回廚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陸有痕推開防盜門,一股久無人住的空曠氣息撲面而來。
有痕住在寸土寸金的濱江金融區一排特立獨行的老房子裏。
這一排老房原本在金融區拆遷計劃內,奈何當時這三棟樓的業主聯合起來做釘子戶,要房要錢,開發商同他們怎樣都談不攏,最後一氣之下索性繞開他們,令得這三棟樓孤零零被四周現代化摩天大樓所包圍,終至無人問津。
兩年前有痕購房時,無意間看見有中介出售此處頂樓一梯兩戶門對門一套一室一廳、一套兩室一廳。
當時價格並不算便宜,同等價位在中環、外環之間能買到相當不錯的新房,可有痕看中它開車過跨江隧道十分鐘便可到公司的交通便捷,也喜歡它的陽臺透過兩幢商務樓宇的間隙,一眼能望見浦江寬闊江面與對岸老工業區改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透出的後現代主義輪廓。當夜幕降臨,天光褪去,燈光亮起,一切都披上了一層迷離又華麗的外衣,教人目眩神迷。
所以有痕傾盡積蓄,拼上未來二十年的收入,買下這兩套房,從中開兩扇落地玻璃門連通,一側做生活起居用,一側改造成她的工作室。
在玄關處脫下腳上由小白鞋變小灰鞋的旅游鞋,換上拖鞋,有痕回身將矗在門口的旅行箱拎進來,拉上防盜門。
有痕洗手換上居家服,坐回客廳安樂椅上,整理旅行箱。
出發時旅行箱裏裝的大多是衣物書籍,回來卻多了不少紀念品:熱情的老奶奶親手用彩色羊毛線與芨芨草編織的顏色艷麗的圖騰小掛畫、方館長珍藏的馬奶酒、村裏孩子們給她畫的人像畫……
孩子們的畫色彩濃艷熱烈鮮明,他們畫筆下的她濃眉大眼,戴著可愛的哈薩克族帽子,他們將她眼角的紅色胎記,化作眼影,化作腮紅,甚至化作花紋繁覆的紋身,鮮艷奪目。
每一張畫像都令有痕愛不釋手,她決定找時間把所有畫都裱框掛起來。
等將外出旅行帶去的一應物品都物歸原處,換洗衣服送進洗衣機清洗,開窗通風,掃地抹桌完畢,有痕泡一杯熱熱的桂花茉莉茶,來到陽臺藤椅上閑坐。
穿堂而過的風裏夾雜著浦江的水氣和隔鄰陽臺上開得累累墜墜的薔薇花的花香,老房子墻體外立面上布滿綠葉卷舒的爬山虎,幾室人去樓空常年無人的人家玻璃窗上都纏滿藤蔓,時光在這裏仿佛都放慢了腳步。
有痕輕喟一聲,捧著茶杯,舒展雙腿。
從瓊庫什臺村坐車到縣裏,換乘火車到地窩堡國際機場,再轉乘飛機回到浦江,這一路輾轉顛簸,兩條腿一直不得伸展,連鐵人似的吳先生都笑噱再不跑這麽遠,不然要得飛機腿了。
直到此時時刻,有痕才終於有自己回家了的真實感。
悠閑小憩很快被手機鈴聲打斷,有痕取過放在藤椅扶手上的手機,來電顯示“老陸”。
有痕接聽電話,“爸。”
電話彼端傳來陸父儒雅的男中音,“呦呦旅游回來了罷?”
“嗯,剛剛到家。”有痕垂睫,一手輕輕轉動茶杯,回覆。
她才會說話時,因和說浦江方言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相處時間更久,總不會發“有痕”的“痕”字這個音,父母每叫她陸有痕,她就拍著自己小小胸膛,叫自己“陸有有”,久而久之,家中親友便都叫她“呦呦”。
“明天有空嗎?”陸父說話慢條斯理,“有空的話,回來吃飯?”
“好,下午四點左右到。”
兩父女道了再見,掛斷電話。
有痕將手機放回藤椅扶手上。
這藤椅有些年頭了,寬扶手,長靠背,深淺兩色藤條在椅背上編出一品青蓮圖案,扶手左右還各編了一個圓圓的收納籃,裏頭可以插蒲扇、擱茶杯,設計得十分周到,被前任主人養護得也好,油潤光亮。
有痕為教自己練眼力,從舊貨市場淘得,一轉眼,也已陪了她兩年。
一件物品相伴兩年,都能生出感情來,可是二十九年了,她與父母之間的親子感情仍水一般寡淡。
有痕從藤椅上站起身來,失去了閑坐的興致。
回到位於矮橋鎮古色古香的老房時,有痕腕表上的時針剛好指向四點。
陸家這座三進深的宅院一度曾承租入住了十幾戶人家,將有二十五個房間的明清老宅擠得滿滿當當。九十年代末福利化分房落下帷幕,貨幣化住房分配取而代之,見被被評定為區級保護建築的老宅拆遷無望,住戶們紛紛轉讓使用權,漸次搬離,有痕父母湊錢將之先後買下,幾經修葺,這才讓老宅有了如今的面貌。
有痕穿過天井,繞過客堂,從一旁夾道來到後頭廚房。
陸広植正坐在條凳上,一手戴紗線手套,一手握刷,清洗田螺,聽見腳步聲由遠而近,他擡起頭來,朝有痕擺擺手,“渴不渴?洗洗手,先吃兩塊西瓜。”
他五十出頭年紀,頭發仍烏黑濃密,戴一副無框眼鏡,穿一件麻灰色老棉布衫,黑色麻料褲子,看起來斯文儒雅又氣定神閑。
“我和您一起罷。”有痕將拎在手裏的環保袋放在八仙桌一邊條凳上,自去洗幹凈手,找出一柄舊牙刷,坐到八仙桌旁。
八仙桌上擺著一個紅漆大木盆,因年代久遠,漆水有些脫落,露出底下木頭的本色來,裏頭盛著一盆清水,水裏浸著黑黝黝的田螺。
父女二人對坐,將田螺旋轉螺旋的外殼細細刷幹凈,拿老虎鉗把田螺尖尖的尾端剪掉,扔進幹凈海碗裏,“當啷”聲不絕於耳。
“這次和老師一起出門……”陸広植擡頭活動脖頸,“有什麽收獲?”
“大致了解當地風物,聽了不少關於烏孫古國的民間傳說,收獲頗豐。”有痕把最後一枚田螺洗幹凈去尾放進碗裏,站起身來,“我拿去汆水。”
“你難得回家一次……”陸広植想伸手阻攔。
“沒事,又不是什麽重活累活。”有痕捧著海碗,避開父親的手,往竈間去。
陸広植望著女兒挺拔修長的背影,有片刻失落。
年輕的時候,他和妻子各自追求事業,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女兒一生下來,除了四十二天產假期間由妻子和他不假手他人照看,之後就長期交給雙方父母看顧。小小的孩子一周在祖父母家、一周在外祖父母家,由四老輪流照管,每周同他們見上一面。後來上了幼兒園,才接回來與他們同住,但女兒與他們已很難親近。
人家的女兒香軟可愛,與父母手挽手親親親熱熱,他們的女兒卻很少要父母攙手擁抱,不大點年紀可以一個人拿一組積木坐在棉床一角靜靜玩大半天;國慶節帶她出門,乘公交車走老遠的路去江邊看燈,他見過不少走不動道撒潑打滾要父母抱才罷休的小孩,他們的女兒只是小手往背後一負,累也一聲不吭。
親朋好友都誇他和妻子教女有方,孩子從小到大沈靜禮貌,他以前還頗為自豪,女兒一點不要他們操心。
如今女兒長大,他亦已年過半百,與同事聊起各自的孩子,他才驚覺這二十多年近三十年疏於和女兒溝通,對她的喜好幾乎一無所知。
陸広植想多了解女兒,彌補之前缺席的時光,卻發現竟不知該從何處著手。
有痕沒有感受到父親的失落,她在竈上燒一鍋開水,把洗凈去尾的田螺倒進開水裏,等水再度燒開,用竹笊籬將田螺撈上來,擱在水龍頭下沖去浮沫,重又倒回大海碗裏,返回八仙桌前,坐下來拿牙簽挑田螺肉出來。
牙簽戳進被開水一燙,收縮彈嫩的田螺肉裏,向上稍微一刺一挑,田螺肉就從殼裏被拉出來,落進放在旁邊的幹凈小碗裏。
有痕的動作快而穩,不一會兒工夫已經挑滿一小碗田螺肉。
陸広植從有些低落的情緒當中振作起來,揮揮手,“回家來還幹什麽活啊?你平時自己一個人住幹活還少嗎?去去去,去外面玩!”
想一想,又補充,“你小爺叔家的皓皓弟弟送給我一臺什麽伯克斯游戲機,可以打羽毛球,我也不懂,你去看看該怎麽玩。”
有痕點點頭,放下田螺和牙簽,洗手上樓。
家裏一進正堂用來待客,東西兩廂辟出來做母親工作成果的陳列室,樓上是母親的工作間,母親大部分業餘時間都待在裏頭。二進才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空間,樓下休閑會客,樓上有一間主臥兩間客臥,另有書房和家庭影院。
有痕推開書房的門,她們一家三口當時就住在這間不到十五平方米的房間內,父母睡一張四尺半的雙人床,中間豎一面素紗面屏風,屏風另一邊放她的小床,門邊靠窗擺一張八仙桌,既是飯桌,又是寫字臺,靠墻放著大衣櫃,更顯得屋裏狹小逼仄。
她童年時這座房子裏住滿了人,各家各戶挨挨擠擠,常常為誰家晾衣服遮了誰家的太陽,又或者是哪個孩子頑皮亂丟垃圾弄臟了哪家門前的地面而吵吵嚷嚷。
母親嫌吵鬧,使得她無法靜下心來工作,而總是在單位裏加班,往往要到晚上八點多才回家。父親每次都做好飯菜,堅持等她回來一起吃晚飯,有痕有時實在餓得狠了,就找兩塊餅幹吃。等母親回來吃過飯,有痕早已完成所有作業,困得上眼皮搭下眼皮,自己洗漱上床,倒頭就睡。
母女二人幾乎沒有什麽交流。
有痕走進書房,伸手輕輕摩挲刻在門框上的一條條橫線。
房間已經翻新,可門框上記錄她身高的刻痕,被保留下來,仿佛見證了她在這間人均面積不足五平方的陋室裏的童年時光。
後來,她長大,住校,一住,就是十一年。
那十一年,父母有意識、有計劃地將這做宅院購為己有,實現了他們的野心和抱負。
有痕從書架上取下一本三十二開本民國二十五年貝葉山房版《明清雜記》影印本,這是她在文廟舊書市場淘得的第一本書,上世紀八十年代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一函三冊,影印質量頗佳,另有配圖,保存完好,十分難得,教她一見之下愛不釋手,花了兩年的壓歲錢收入囊中。
彼時彼刻,她第一次認識到,故紙堆裏,藏著一個廣闊無邊的世界。
兩年前她買房搬出去獨居時,在家中遍尋不見這套書,以為是在搬家過程中遺失,悵然若失許久,想不到會在書房裏重見它的身影。
有痕捧著書函坐到書桌前,輕輕推開函盒上的錦扣,取出她曾無數次小心翼翼翻閱的閑情偶寄十六卷。
書冊不知何故書脊磨損,書角翻卷,有痕看了心痛不已,忙翻開書頁。
內頁舊損倒不嚴重,可所有配圖頁都被人用紅筆反覆勾畫塗抹標註過,令好好的白描插圖面目全非。
有痕默默合上書,放回函盒,將書函帶出書房。
空氣中飄散出陣陣熗鍋時獨有的蔥姜香味,卻無法勾起有痕一絲食欲。
她有些漠然地想:誰愛吃田螺塞肉?做起來步驟繁瑣,吃起來也麻煩,燉一鍋雞湯,燜一只蹄髈,多簡單?!
有痕捧著書函下樓,返回廚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